2019年4月,“紫东”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,南京市委市政府启动紫东地区建设,迈出城市东进新步伐。“城市新增长极”,这是紫东板块的使命。
紫东地区及其核心区辐射影响示意图。来源:南京规划资源
1月19日,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质量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推进大会。江苏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提出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为牵引,加快推进紫东科创大走廊建设,大力提升创新水平、发展能级和城市形象,奋力开创紫东现代化建设新局面,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。市长韩立明向首批入住“海智湾·紫东”国际人才街区的企业和人才代表授发钥匙。
这场高规格的大会在展示紫东地区重大项目建设成果的同时,也为紫东地区开局“十四五”、开启新征程作出部署。
高质量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推进大会召开这一天,园博园城市展园宣布竣工。
站在观景台俯瞰,冬日的暖阳下,园博园震撼展现——昔日光秃秃的矿坑涅槃重生,取而代之的是亭台楼阁、小桥流水。旧年的烟囱被保留下来,成为展园里的一抹亮色。城市展园的亮相,为紫东地区再添一张生态名片,而园博园速度也正是紫东速度的一个缩影。
毗邻紫金山,北拥栖霞山,位于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核心位置,坐拥南京地区两个大学城,国家级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7个高新园区,紫东新区,出身不凡。
紫东地区核心区自南向北鸟瞰图。来源:南京规划资源
市委副书记、紫东核心区党工委书记沈文祖介绍了紫东新区建设主要工作。启动建设两年来,紫东新区开展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顺利实现“一年打基础、两年立框架”的既定任务:
已打通断头路 11 条,有效完善紫东路网结构。 实施“绿色银行”建设,2000 亩 11 万株彩色化、珍贵化、效益化苗木,为紫东发展储存了“绿色资本”。 国科大南京学院揭牌,园博园城市展园竣工。 2020年确定总投资约 3000 亿元的科技创新聚智、地标产业、高端装备赶超等十大工程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 579 亿元。 先后成立紫东指挥部、核心区管委会,统筹协调各相关板块和部门工作,既守土尽责、又密切协作,务实高效推进各项目标任务。紫东发展实现良好开局,资源集聚度、社会关注度持续提升,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效果图。麒麟高新区供图
2020年5月,市委明确了紫东地区“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、打造数字城市”的目标定位。7月,紫东核心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揭牌,紫东地区发展进入新阶段。
2020年7月13日,紫东核心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揭牌。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
扛起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的重大使命,站在新的起点上,紫东新区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崛起的紧迫感、创新引领的使命感、支撑全局的责任感。
加快打造紫东科创大走廊,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,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,为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提供创新支撑,抓住用好扩大内需机遇,助推构建畅通无阻的国内大循环、开放合作的国内国际双循环。
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、红绿灯,树立正确的发展观、现代化观,坚决破除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,开展更多创造性、突破性的实践探索,努力走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新路子。
立足南京“东大门”地理区位特征,对标先进城市、坚持最高标准,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,打造具有紫东特色和现代化内涵的新城区,努力成为代表南京、展示南京、宣传南京的“重要窗口”。
乘风破浪立潮头,扬帆起航正当时。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、现代化起步之年,高质量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必须放在这个背景之下进行谋划。
▼聚焦示范引领,在创新发展上取得新成效。 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。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
▼聚焦能级跃升,在产业支撑上取得新成效。 麒麟高新区。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
▼聚焦品质提升,在功能配套上取得新成效。
▼聚焦魅力彰显,在文化建设上取得新成效。 高楼林立的仙林大学城。通讯员 程忠摄 促进文化与旅游、科技深度融合,高水平建设运营园博园,加快栖霞山、汤山等景区提档升级,推进国际邮轮母港等重大项目建设,合力打造区域一体化旅游市场,组织策划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、旅游、赛事等活动,不断擦亮紫东文旅名片。
▼ 聚焦以人为本,在生态宜居上取得新成效。